植物是構成瀘州園林景觀的主要素材,有了植物,城市規劃藝術和建筑藝術才能得到充分表現。由植物構成的空間,無論是空間變化、時間變化還是色彩變化,反映在景觀變化上都極為豐富。由植物構成的環境,其質量和美學價值都無與倫比。
翻開世界造園史,不難發現園林是以花木起家的。盡管隨著歷史的推演,造園的素材不斷豐富和發展,但是造園可以無山無水,卻不能沒有植物。
植物景觀配置(即植物造景)是根據發揮園林綜合功能的需要,在滿足植物生態習性及符合園林藝術審美要求的基礎上,把植物材料合理搭配起來,組成一個相對穩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創作出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觀。
植物作為生態環境的主體和重要的風景資源,用于園林創作,可以造成一個充滿生機的、幽美的綠色自然環境,為人們提供煥發精神的審美享受。
一、植物景觀配置的基本要素
植物景觀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顏色、大小、形態、線條、質地和比例尺度等。根據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植物被各自區分為個體或歸并為類組。這些要素從來就不會彼此獨立,而是交互作用成為一個整體。
另外,要素特征的表述本身就與創作手法、創作原則密不可分。從植物要素特征出發,利用一定的組織編排手法(重復、對比、對稱、變化等),將其組合成與自然或人造硬質環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滿足一定功能的整體植物景觀畫面,這幅畫面是隨時間與空間動態變換的。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顏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標識之一。顏色可以改變真實物體的三維視覺大小,引導人們的視線,增加園林景觀深度。
植物的色彩主要來源于植物的花、葉、果、枝、干皮,而植物的花、果、葉又有季節變化,持續時間短;干皮和枝條也有年齡變化,持續時間較長。一般來說,植物的花、果、葉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須要考慮的,尤其是花果的瞬間季相變化一定要抓住。
植物大小
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維所占據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現實的空間特征,它直接關系著園林景觀空間的占據與劃分,也關系到園林景觀建造的時效與經濟性問題。植物大小是一個具有變化特性的要素。
植物形狀與形態
植物形狀具有更多美化效果。植物可以帶給園林景觀豐富自然的形態,植物間也存在形態協調問題,有些植物跟別的植物很難搭配,適宜單獨配置,比如說垂柳,這與垂柳比較特殊的形態有關;有的植物很容易跟別的植物搭配,如大多數松樹、草類等。
植物在形態要素上不僅要協調,還要有變化,但變化是采用漸變方式。劇烈的變化,除非有足夠的空間間隔,否則會導致不協調。
線 條
關于幾何線條的形狀,與其作為一種植物要素特征來解釋,還不如說是一種植物景觀配置的組織手法。
直線表現強烈的方向性、運動性,因此人們常用豎直或水平線狀的植物群植來引導人們的視線到一個有趣點;曲線使景觀帶有更多自然、溫和、飄逸的效果;不規則直線會使作品顯得精力十足。需要說明的是,直線更多地用于建筑之中,如路基、步道、通道等。